广州提出建设临港经济区:南沙黄埔两区为建设主体支持免税购物新业态落地南沙

时间:2024-08-07

  8月5日,广州发布《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自2015年以来,广州已连续4次发布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除了“例牌”制定各类货物吞吐量的2026年发展目标,新提出了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的规划。

  对比近两轮的三年行动计划,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2024至2026年未来三年,广州港货物、集装箱、商品汽车吞吐量的发展目标,增量、增速均较过去三年的目标有所较缓。相对应地,2020至2023年发展目标中关于“码头能力提升拓展新空间”“多式联运建设拓展新增量”“物流设施完善拓展新领域”等与航运基础功能的内容,也被临港产业的内容取代。

  其中,南沙区、黄埔区将作为广州临港经济区建设主体,广州市将配合两区,优化临港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港口、临港产业、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在产业规划方面,广州临港经济区将构建以“航运物流-临港工业-现代服务-智慧科创”为核心的“港-产-城-智”临港产业体系;以港口运营、物流仓储为基础支撑,临港制造为主体,航运服务、贸易服务为配套的港航产业圈层。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广州将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等重大战略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广州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增强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推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港航新质生产力,健全重点产业链群。

  2020~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广州港航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一系列关键业务指标保持增长。其中,2023年,货物吞吐量达6.75亿吨,三年增长0.39亿吨,超越6.6亿吨的目标;集装箱吞吐量达2541万标箱,三年增长190万标箱,略低于2550万标箱的目标。2017~2020年,广州港上述两项指标分别增长0.47亿吨、313万标箱,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业务发展的背后,是广州港在基础设施建设、集疏运体系优化、高端航运业务培育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三年行动计划》总结,南沙港铁路的建成投产、多个万吨级泊位的增加以及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广州港的吞吐能力和作业效率。同时,积极拓展外贸班轮航线和推进“湾区一港通”覆盖范围,增强了广州港的国际竞争力。

  截至2023年,广州港建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23个,其中过去三年增加13个;广州港出海航道拓宽工程竣工投产,实现10万吨级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广州港桂山锚地扩建工程完工;集装箱航线条),三年新增外贸班轮航线条;开通“穿梭巴士”航线条,覆盖往来珠三角、西江、北江主要内河码头。广州港主要港区均实现铁路进港,已开行班列37条,2023年海铁联运量达43.6万标箱。

  但是,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五、第六位,较2020年均下降一位,主要是由于山东港口群整合带动青岛港业务量整体上升。同期深圳港吞吐量仍稳居全球第四。

  2024~2026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将力争达到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达到80万标箱,商品汽车吞吐量达到160万辆,港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元,珠江游纯电动船运力规模达到总运力75%以上,新增国际友好港3个。其中,广州港货物、集装箱业务的增量目标分别为0.25亿吨、150万标箱,低于过去三年实际业务增量,商品汽车吞吐量低于2020年制定的2023年170万辆目标量。

  港口业务量的增速“换挡”,无疑对广州的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带来挑战,也将对于后期加大航运枢纽建设投入力度和行业发展预期,造成一定的压力。

  未来三年,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调整重心,迈入聚焦临港产业发展的新阶段,这与过去三年港航基建带动业务快速扩张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临港经济区规划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编制广州临港经济区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强港、港产城智协同发展格局。发挥南沙区和黄埔区临港经济区建设主体作用,通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导入清单,吸引国内外资本、人才、商品、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要素落户。

  在产业布局方面,临港经济区将重点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现代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海洋科技、航空航天、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其中,《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推进汽车物流、冷链、海工装备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包括争取沙仔岛纳入南沙综合保税区范围,积极申报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培育和吸引海工装备产业链配套企业在龙穴岛集聚等。

  广州将继续推动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现代航运金融、海事服务、海商法律仲裁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以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金融岛等为依托发展航运金融,争取国际航运业务离岸金融试点,鼓励新造船、方便旗船回归入籍登记为“广东南沙”船籍港等。

  《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广州将加快培育一批港航经济新业态。其中包括加快培育国际集拼分拨业务,支持企业建立集拼仓储和运输网络,打造国际拼箱中心;支持免税品经营资质落地南沙,开展免税购物;争取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企业在保税仓库开展保税高硫燃料油与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生物柴油与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拓展低空智能航空器在港口物流领域应用。

  在新发展格局下,究竟新“解法”能否引领广州这座“千年大港”持续焕发新活力?三年为期,拭目以待。


上一篇:标签_网易出品
下一篇:山东省消费者协会提示:大卖场购物慎签“私单”